ICS | |
CCS |
团 体 标 准
第4部分:监控客户端
Early warning system for preventing accidents at intersections involving large vehicles Part4:client for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征询意见稿
XXXX - XX - XX发布
XXXX - XX - XX实施
上海市道路交通安全协会 发布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T/XXX XXXX《大型车辆路口事故防范预警系统》的第4部分。T/XXX XXXX已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第2部分:车载终端;
——第3部分:车载终端安装;
——第4部分:监控客户端:
——第5部分:车载终端与通信中心间数据接口;
——第6部分:通信中心与监控客户端间数据接口。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上海市道路交通安全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XXX。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首期承诺执行单位:……
《大型车辆路口事故防范预警系统》拟由6个部分构成。
——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目的在于给出大型车辆路口事故防范预警系统的术语定义和系统组成,明确系统的功能、性能、运行环境、信息安全、可靠性等技术要求及其对应的试验方法。
——第2部分:车载终端。目的在于给出大型车辆路口事故防范预警系统中车载终端组成明确各组成部分基本要求及各组成单元的具体功能、性能要求,规定车载终端的电源要求、电气安全要求、电磁兼容性要求、环境适应性要求。
——第3部分:车载终端安装。目的在于给出大型车辆路口事故防范预警系统车载终端的安装前准备事项,明确大型车辆路口事故防范预警系统车载终端的安装要求,确定安装验收方式。
——第4部分:监控客户端。目的在于给出大型车辆路口事故防范预警系统中的监控客户端的组成与分类,明确监控客户端基本要求及行业管理客户端、企业运营管理客户端的具体功能要求,规定监控客户端的性能要求,信息安全要求及其对应的试验方法。
——第5部分:车载终端与通信中心间数据接口。目的在于给出大型车辆路口事故防范预警系统中车载终端与通信中心间进行无线数据传输和数据交换的数据接口,明确数据接口构成及其通信方式、通用要求,规定通信协议分类和数据格式。
——第6部分:通信中心与监控客户端间数据接口。目的在于给出大型车辆路口事故防范预警系统中通信中心与监控客户端间进行数据传输和数据交换的数据接口,明确数据接口构成及其通信模式、通用要求,规定了数据交互流程和不同数据交互业务的数据格式。
本文件规定了大型车辆路口事故防范预警系统中监控客户端的组成、监控客户端的运行环境、基本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并描述了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大型车辆路口事故防范预警系统中监控客户端的设计、开发、检验和应用。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5658—2017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 平台技术要求
监控客户端可分为行业管理客户端、企业运营管理客户端。
系统应具备车辆实时行驶轨迹跟踪功能。
系统应能以行程回放的形式显示车辆在任意指定时间范围的行驶轨迹,并应能提供行程回放汇总信息,汇总信息应至少包括车辆的行驶时间、行驶速度、行驶路线和车辆状态。
系统内置智能提醒,特别针对以下情况:
a) 右转必停提醒。 当车辆右转时,系统会及时语音提醒右转停车提醒,确保行车安全。
b) 路口超速提醒。 在接近路口时,系统会及时语音司机减速提醒,以防超速。
000014.2.4.1 右转未停预警
车辆在右转时未停车,系统会自动立即语音提醒司机右转未停车,并同时上传右转未停车预警给通信中心。
000014.2.4.2 路口超速预警
车辆在即将通过路口时,系统自动语音提醒司机前方路口,请减速通行;如车辆未减速通过超过预设阈值,系统自动语音提醒司机超速通过路口,并同时上传路口超速预警给通信中心。
系统应能够依据管理需求生成各类车辆安全监控管理报表。
系统应具备电子地图显示功能。电子地图显示内容应至少包括道路网、车辆状态信息和注记信息。
系统应具备车辆管理功能,支持新增、编辑、删除车辆及车辆组,并支持设置用户的车辆管理权限和口令。
数据存储与备份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建立关键数据备份机制,对关键数据进行灾难备份;
b) 数据在线存储时间大于或等于183天。
监控客户端均应支持“7 d×24h”不间断运行。
在没有外部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故障恢复时间不超过120 min。
系统数据恢复时间不超过12小时。
最大并发用户数达到系统设计要求的并发用户数时,各事务平均响应时间不应超过单用户平均响应时间的五倍。
为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确保关键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本标准对信息安全提出以下要求:
a) 满足GB17859—1999第3级及以上安全要求;
b) 数据库中关键数据加密存储,用户密码加密存储;
c) 采用日志对操作和接收及发送的数据记录,至少存储183天日志数据;
试验开始前先检查确定监控客户端组成及使用的具体操作系统,判定是否符合第4章的要求。依次进行功能试验、性能试验。
通过监控客户端进行指定车辆的实时轨迹跟踪,确认可以实时监控到被监控车辆的实时位置和行驶情况。
通过监控客户端进行指定时间范围的车辆行程回放操作,观察行驶轨迹显示及行程回放信息,确认回放信息是否包括车辆的行驶时间、行驶速度、行驶路线和车辆状态信息,判定结果是否符合4.2.2 的要求。
通过模拟车辆行驶的各种情况,测试系统的提醒功能是否正常工作。特别测试以下两种情况:
1) 模拟车辆右转,确认系统是否能够及时发出右转必停提醒;
2) 当车辆接近路口时,确认系统是否能够准确发出路口超速提醒。通过多次测试,验证提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以确保符合4.2.3的要求。
对预警功能进行详细测试,包括:
1) 当车辆在右转时未停车,验证系统是否能立即发出右转未停预警,并检查预警信息是否能正确上传至通信中心;
2) 模拟车辆在通过路口时超速,测试系统是否能够及时发出路口超速预警,并验证预警信息是否同时上传给通信中心。通过反复测试,确保预警功能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满足4.2.4的规定。
测试系统是否能根据管理需求生成各类车辆安全监控管理报表。验证报表的准确性、完整性和易读性,确保系统能够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管理决策,符合4.2.5的要求。
通过监控客户端观察电子地图的显示内容,确认是否至少包括道路网、车辆状态信息和注记信息。测试地图的缩放、平移、搜索等功能,确保电子地图的易用性和准确性,以满足4.2.6的标准。
测试系统的车辆管理功能,包括新增、编辑、删除车辆及车辆组等操作。同时,验证用户车辆管理权限和口令设置的可靠性,确保系统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管理需求,符合4.2.7的规定。
验证系统的数据存储与备份功能,包括:
1) 检查关键数据的备份机制是否健全,能否有效进行灾难备份;
2) 确认数据在线存储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183天。通过测试,确保数据存储与备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以满足4.2.8的要求。
检查监控客户端的系统设计文档,查看是否符合4.3.1的要求。
模拟系统故障,记录故障发生到故障修复所需的总时间,确保该时间不超过120 min,以满足4.3.2的要求。
通过备份恢复或灾难恢复流程,模拟系统数据丢失并重新恢复的场景。记录从数据丢失开始到数据完全恢复所需的总时间,确保该时间不超过12h,以满足4.3.3的要求。
模拟最大并发用户数达到系统设计要求的并发用户数的场景,测试并记录各事务的平均响应时间。确保在多用户并发访问的情况下,各事务的平均响应时间不超过单用户平均响应时间的五倍,以满足4.3.4的要求。可以通过专业的性能测试工具来模拟并发用户并进行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