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车辆路口事故防范预警系统 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发布时间 2024-12-26 作者 阅读 83次

ICS  

XX

CCS  

 

XX

T/XXX XXXX.1XXXX

     

           

 

大型车辆路口事故防范预警系统

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Early warning system for preventing accidents at intersections involving large vehicles Part1: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征询意见稿

     

XXXX - XX - XX发布

XXXX - XX - XX实施

上海市道路交通安全协会  


前言

引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系统组成

4.1  组成概述

4.2  组成部分要求

5  技术要求

5.1  功能要求

5.2  性能要求

5.3  运行环境要求

5.4  信息安全要求

5.5  故障自检

5.6  云平台要求

5.7  服务器备份

6  试验方法

6.1  试验环境

6.2  系统组成检查

6.3  功能试验

6.4  性能试验

7  技术文件

7.1  基本要求

7.2  使用说明书

7.3  技术说明书



00001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T/XXX XXXX《大型车辆路口事故防范预警系统》的第1部分。T/XXX XXXX已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第2部分:车载终端;

——第3部分:车载终端安装;

——第4部分:监控客户端:

——第5部分:车载终端与通信中心间数据接口;

——第6部分:通信中心与监控客户端间数据接口。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上海市道路交通安全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XXX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首期承诺执行单位:……


00002 

《大型车辆路口事故防范预警系统》拟由6个部分构成。

——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目的在于给出大型车辆路口事故防范预警系统的术语定义和系统组成,明确系统的功能、性能、运行环境、信息安全、可靠性等技术要求及其对应的试验方法。

——第2部分:车载终端。目的在于给出大型车辆路口事故防范预警系统中车载终端组成明确各组成部分基本要求及各组成单元的具体功能、性能要求,规定车载终端的电源要求、电气安全要求、电磁兼容性要求、环境适应性要求。

——第3部分:车载终端安装。目的在于给出大型车辆路口事故防范预警系统车载终端的安装前准备事项,明确大型车辆路口事故防范预警系统车载终端的安装要求,确定安装验收方式。

——第4部分:监控客户端。目的在于给出大型车辆路口事故防范预警系统中的监控客户端的组成与分类,明确监控客户端基本要求及行业管理客户端、企业运营管理客户端的具体功能要求,规定监控客户端的性能要求,信息安全要求及其对应的试验方法。

——第5部分:车载终端与通信中心间数据接口。目的在于给出大型车辆路口事故防范预警系统中车载终端与通信中心间进行无线数据传输和数据交换的数据接口,明确数据接口构成及其通信方式、通用要求,规定通信协议分类和数据格式。

——第6部分:通信中心与监控客户端间数据接口。目的在于给出大型车辆路口事故防范预警系统中通信中心与监控客户端间进行数据传输和数据交换的数据接口,明确数据接口构成及其通信模式、通用要求,规定了数据交互流程和不同数据交互业务的数据格式。

 

 


 

 

大型车辆路口事故防范预警系统 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00001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型车辆路口事故防范预警系统的系统组成、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技术文件。

本文件适用于大型车辆路口事故防范预警系统的应用。

0000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5658—2017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技术要求

GB/T 39786—2021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密码应用基本要求

00001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000013.1 
车载终端 vehicle terminal

安装在道路运输车辆上,满足工作环境要求,具有卫星定位系统、移动网络接入、运输车辆相关信号采集和控制,提供政府平台或企业平台所需的信息,完成路口事故防范预警提醒的装置。

000013.2 
通信中心 communication center

通过收集车载终端上传的车辆状态信息对相关数据进行清洗、存储、学习与分析,为监控客户端提供业务能力支持,并提供与车载终端和监控客户端之间信息交互的系统组成部分。

000013.3 
监控客户端 client for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以云平台或计算机系统为基础,通过卫星定位、移动通信、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为管辖范围内的相关行业管理部门、运营管理企业提供汽车运输安全监测预警服务与管理的程序。

000014 系统组成

000014.1 组成概述

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应由车载终端、通信中心、监控客户端共同组成。

系统组成示意图见图1。

图片1.png





 


图1 系统组成示意图

000014.2 组成部分要求

000014.2.1 车载终端要求

系统接入的车载终端应符合团标第2部分车载终端的相关要求,并应按照团标第3部分车载终端安装要求的要求进行合理装,所有车载终端构成组件的通信数据接口应符合团标第5部分车载终端与通信中心间数据接口的要求。

000014.2.2 通信中心要求

系统的通信中心应由云平台或本地服务器组成。通信中心应具备与车载终端和监控客户端的双向信息交互能力,其与车载终端的通信数据接口应符合团标第5部分车载终端与通信中心间数据接口的要求,与监控客户端的通信数据接口应符合团标第6部分通信中心与监控客户端间数据接口)的要求。

000014.2.3 监控客户端要求

系统的监控客户端应符合团标第4部分监控客户端相关要求,其通信数据接口应符合团标第6部分通信中心与监控客户端间数据接口的要求。

000015 技术要求

000015.1 功能要求

000015.1.1 定位功能

系统应具备高精度的定位功能,能够实时、准确地获取车辆的位置信息。该功能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实时性:系统应能实时更新车辆位置,确保位置信息的时效性;

b) 准确性:定位精度应达到预设标准,以保证在复杂路口环境中能够准确判断车辆位置和行驶轨迹;

c) 稳定性:定位功能应在各种天气和路况条件下保持稳定运行,不受外界干扰;

d) 兼容性:系统应支持多种定位技术(如北斗、差分定位等)以提高定位的可靠性和覆盖范围;

e) 数据记录:系统应能记录车辆的历史位置信息,以供后续分析和查询。

000015.1.2 通信功能

系统应具备稳定、高效的通信功能,以确保车辆与通信中心之间的数据交换和指令传达。该功能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实时通信:系统应支持实时数据传输,确保预警信息、车辆状态等能够及时上传至通信中心;

f) 双向通信:系统应支持车辆与通信中心之间的双向通信,以便中心能够下发指令或提供信息给车辆;

g) 通信稳定性:在复杂的通信环境下,系统应保持通信连接的稳定性,减少数据传输的丢失和延迟;

h) 故障自恢复:在通信故障时,系统应具备自动检测和恢复功能,以减少因通信问题导致的服务中断。

000015.1.3 提醒功能

系统内置智能提醒,特别针对以下情况:

a) 右转必停提醒:当车辆右转时,系统会及时语音提醒右转停车提醒,确保行车安全;

b) 路口超速提醒:在接近路口时,系统会及时语音司机减速提醒,以防超速。

000015.1.4 预警功能

000015.1.4.1 右转未停预警

车辆在右转时未停车,系统会自动立即语音提醒司机右转未停车,并同时上传右转未停车预警给通信中心。

000015.1.4.2 路口超速预警

车辆在即将通过路口时,系统自动语音提醒司机前方路口,请减速通行;如车辆未减速通过超过预设阈值,系统自动语音提醒司机超速通过路口,并同时上传路口超速预警给通信中心。

000015.1.5 车辆实时行驶轨迹跟踪

系统应具备车辆实时行驶轨迹跟踪功能。

000015.1.6 车辆行驶轨迹回放

系统应能以行程回放的形式显示车辆在任意指定时间范围的行驶轨迹,并应能提供行程回放汇总信息,汇总信息应至少包括车辆的行驶时间、行驶速度、行驶路线和车辆状态。

000015.1.7 数据处理功能

系统应具备数据处理功能。数据处理应符合以下技术要求:

a) 车载终端具备数据采集能力,能够实时、准确地收集车辆运行状态等信息;

i) 通信链路符合信息安全相关要求;

j) 通信中心具备海量数据并行处理能力。

000015.1.8 报表管理

系统应能够依据管理需求生成各类车辆安全监控管理报表。

000015.1.9 电子地图显示

系统应具备电子地图显示功能。电子地图显示内容应至少包括道路网、车辆状态信息和注记信息。

000015.1.10 车辆管理

系统应具备车辆管理功能,支持新增、编辑、删除车辆及车辆组,并支持设置用户的车辆管理权限和口令。

000015.2 性能要求

000015.2.1 系统整体性能

系统支持7*24小时不间断运行。

在没有外部因素影响的情况下,系统故障恢复时间<0.5小时。

000015.2.2 预警响应时间

预警响应时间应在5秒内。一旦系统检测情况触发预警阈值,应在5秒内触发预警通知。

000015.2.3 系统接入车辆数

系统应能够稳定、有效地管理和跟踪接入不少于20万辆车的状态和位置信息。

000015.2.4 并发访问量

系统客户端用户并发访问量不少于100个。

000015.3 运行环境要求

000015.3.1 通信中心

通信中心宜采用大数据中心、云平台模式。未采用大数据中心、云平台模式的,通信中心应采用通用计算机平台,其主机和网络设备应采用双机热备份集群方式和主从工作模式,并应至少包括以下硬件配置:

a) 网关服务器;

k) 数据库服务器;

l) 磁盘阵列存储设备;

m) 网络设备;

n) 安全防护设备;

o) 不间断电源(UPS)。

000015.3.2 监控客户端

监控客户端运行环境应符合团标第4部分监控客户端的相关要求。监控客户端软件运行应基于通用计算机平台或手持智能终端,宜采用自主可控的操作系统。在线电子地图运行应基于通用浏览器,并应具备互联网接入功能。

000015.4 信息安全要求

000015.4.1 信息安全保护等级

系统信息安全保护等级应符合GB/T22239—2019中第二级及以上等级的安全技术要求。

000015.4.2 访问控制

系统应能够通过访问控制列表,提供明确的访问保障能力和拒绝访问能力。

000015.4.3 审计日志

系统应能生成车载终端、监控客户端等设备的接入、通信审计日志。审计日志应至少包含以下内容:

a) 设备编号(ID);

p) 事件主体;

q) 事件客体;

r) 事件发生的日期和时间;

s) 事件的结果;

t) 其他可审计信息。

000015.5 故障自检

系统应具备故障自检功能。当系统的任一组成部分出现故障或连接中断时,系统应发出故障报警。

000015.6 云平台要求

系统云平台应符合以下要求:

a) 云服务可用性保证大于等于99.99%;

u) 云服务能保证用户能够控制数据的迁移,保证启用或弃用该云服务时,数据能迁入和迁出;

v) 云服务应保证用户应有加密或隔离等手段保证同一物理资源池的用户数据互不可见,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000015.7 服务器备份

未采用大数据中心、云平台模式的系统,通信中心硬件配置应采用双服务器或多服务器热备份方式。主服务器出现故障时系统应能自动切换到备份服务器。

000016 试验方法

000016.1 试验环境

000016.1.1 硬件及网络环境

试验开始前应确认硬件及网络环境符合以下要求:

a) 硬件配置齐全和工作正常;

w) 车载终端已安装到测试车辆,车载终端正常供电、信号正常,符合团标第3部分车载终端安装的相关要求;

x) 通信中心和监控客户端所配置的硬件型号及指标满足要求:

y) 车载终端与通信中心的网络连接、通信中心和监控客户端的网络连接通畅稳定。

000016.1.2 软件环境

试验开始前应确认软件环境符合以下要求:

a) 系统软件安装正确、工作正常:

z) 数据库、应用程序软件齐备:

aa) 监控客户端运行情况正常,设置相应的使用权限;

ab) 安装监控客户端的计算机和手持智能终端工作正常:

ac) 电子地图正常。

000016.1.3 技术文件

试验开始前应确认技术文件符合以下要求:

a) 具备系统技术说明书、使用说明书;

ad) 具备系统车载终端各组件、各单元及相关设备技术说明书、使用说明书;

ae) 具备监控客户端技术说明书、使用说明书:

af) 车载终端符合团标2、5部分的合格检测报告;

ag) 通信中心数据接口符合团标5、6部分的合格检测报告;

ah) 监控客户端符合团标4、6部分的合格检测报告;

ai) 通过信息安全保护等级测试评价并取得测评合格报告。

000016.2 系统组成检查

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检查系统组成,具体试验按以下方法进行操作:

a) 检查系统车载终端组成单元,核查按照团标2、5部分对系统车载终端整体或车载终端不同组成单元进行检测,按照团标3部分的要求检查车载终端的安装方式:

aj) 查系统通信中心模式,核查分别按照团标5、6部分对通信中心汇聚数据或发出数据进行检测;

ak) 检查系统监控客户端,核查按照团标4、6部分对系统监控客户端进行检测:

al) 判定车载终端、通信中心及监控客户端是否符合第5章的要求。

000016.3 功能试验

000016.3.1 定位功能试验

在多种环境下(包括城市、郊区、隧道等不同场景)对系统的定位功能进行测试。验证系统是否能够实时更新车辆位置,并确保位置信息的准确性。同时,检查定位精度是否达到预设标准,特别是在复杂路口环境中。此外,还需测试系统在各种天气和路况条件下的稳定性,以及是支持多种定位技术(如北斗、差分定位等)。最后,验证系统是否能记录车辆的历史位置信息,以供后续分析和查询。通过这些测试,确保定位功能符合5.1.1的要求。

000016.3.2 通信功能试验

在复杂的通信环境下,对系统的通信功能进行全面测试。首先,验证系统是否能支持实时数据传输,确保预警信息、车辆状态等能够及时上传至通信中心。其次,测试车辆与通信中心之间的双向通信能力,以便验证中心是否能够下发指令或提供信息给车辆。同时,检查在复杂的通信环境下,系统是否能保持通信连接的稳定性,并减少数据传输的丢失和延迟。此外,还需测试系统在通信故障时的自动检测和恢复功能。通过这些试验,确保通信功能符合5.1.2的要求。

000016.3.3 智能提醒功能试验

在车辆右转和接近路口时,测试系统是否能及时发出语音提醒,包括右转必停提醒和路口超速提醒。确保提醒功能符合5.1.3的要求。

000016.3.4 预警功能试验

模拟车辆在右转时未停车和即将通过路口时未减速的情况,测试系统是否能自动发出语音预警,并同时将这些预警信息上传给通信中心。验证预警功能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确保符合5.1.4的要求。

000016.3.5 车辆实时行驶轨迹跟踪试验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使用系统实时跟踪并记录车辆的行驶轨迹。将记录的轨迹与实际行驶路线进行对比,验证轨迹跟踪的准确性,确保符合5.1.5的要求。

000016.3.6 车辆行驶轨迹回放试验

选择指定时间范围的行驶轨迹进行回放,并检查回放过程中是否准确显示了车辆的行驶时间、行驶速度、行驶路线和车辆状态等信息。确保轨迹回放功能符合5.1.6的要求。

000016.3.7 数据处理功能试验

测试车载终端的边缘计算能力,验证其是否能对海量数据进行并行处理。同时,检查通信链路是否符合信息安全相关要求。确保数据处理功能符合5.1.7的要求。

000016.3.8 报表管理功能试验

根据管理需求生成各类车辆安全监控管理报表,并验证报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确保报表管理功能符合5.1.8的要求。

000016.3.9 电子地图显示功能试验

在电子地图上显示道路网、车辆状态信息和注记信息等内容,并验证其准确性和清晰度。确保电子地图显示功能符合5.1.9的要求。

000016.3.10 车辆管理功能试验

测试系统的车辆管理功能,包括新增、编辑、删除车辆及车辆组等操作。同时,验证用户车辆管理权限和口令设置的可靠性。确保车辆管理功能符合5.1.10的要求。

000016.4 性能试验

000016.4.1 系统整体性能试验

进行长时间(系统运行不少于3000小时)运行试验,验证系统是否能够支持7*24小时不间断运行。在试验期间,监测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确保没有出现意外的中断或故障。同时,模拟系统故障情况,并记录系统故障恢复时间,确保在没有外部因素影响的情况下,恢复时间小于0.5小时。

000016.4.2 预警响应时间试验

模拟触发预警条件的情况,记录从系统检测到异常情况到触发预警通知的实际响应时间。重复多次试验以获取平均响应时间,并确保预警响应时间在5秒内。

000016.4.3 系统接入车辆数试验

模拟至少20万辆车接入系统。监测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确保系统能够稳定、有效地管理和跟踪这些车辆的状态和位置信息。测试包括但不限于车辆数据的实时更新、查询和报表生成等功能。

000016.4.4 并发访问量试验

监控客户端模拟至少100个用户同时并发操作试验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和响应时间(不大于30秒)。确保在高并发情况下,系统能够保持稳定运行,用户能够实时获取车辆监控数据和进行相关操作。同时,监测系统的资源利用率和性能指标,以确保系统能够满足高并发访问的需求。

000017 技术文件

000017.1 基本要求

系统应附有至少包括使用说明书、技术说明书和供用户可查询的地址在内的技术文件。使用说明书、技术说明书以及操作界面应是中文编写的。技术文件被视为系统的组成部分。警告性说明和警告性的符号(标在设备上的)的解释应在技术文件中给出。

000017.2 使用说明书

使用说明书应提供能使系统各组成部分按其技术条件运行的全部资料。软件使用说明书应包含菜单功能说明及操作步骤指导。硬件类组成部分说明书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a) 基本工作原理和操作说明;

am) 各组件之间的电缆连接:

an) 与附件或其他设备连接的说明;

ao) 供电电压范围,供电频率范围,整机功耗;

ap) 工作环境和贮存环境的温度范围;

aq) 相关组件的外形尺寸、重量;

ar) 操作控制装置的识别和使用;

as) 显示和报警信息的说明;

at) 日常维护、检查、保养和清洁。

000017.3 技术说明书

系统应随机配备技术说明书。硬件类组成部分技术说明书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a) 硬件组成的部件框图;

au) 主要功能及其技术指标;

av) 各组件的功能描述;

aw) 保障安全使用应注意的事项;

ax) 常见故障的处理;

ay) 供电、信号以及电缆连接图;

az) 制造厂详细名称和地址;

ba) 技术服务和维修部门的联络信息。